
陈秀芳个人简介
陈秀芳,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,获博士学位,导师蒋民华院士,2007年留学德国晶体生长研究所。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岗教授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长期从事宽带隙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、相关芯片的研究。现任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常务副主任、党总支副书记和第一党支部书记。
事迹介绍
一、科研经历
陈秀芳教授长期从事宽带隙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、相关芯片的研究。取得系列重要应用型科研成果,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“973”计划课题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、“863”计划课题、“7**”工程重大攻关任务课题、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。成果转让3次,转让相关专利17件,转让费合计4500万元,孵化山东天岳、南砂晶圆等业内知名企业;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;申请发明专利50余件,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;参编完成国军标2项、团体标准5项。获得“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”。研发成果“大直径4H-SiC单晶衬底材料”获山东省信息产业技术60年标志性成果;研发成果“低位错高质量8英寸SiC衬底制备技术”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。陈秀芳教授团队实现国产碳化硅“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”的重大突破,打破国外技术封锁,相关成果被《山东省新闻联播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等知名媒体多次报道。
二、所获荣誉
SiC晶体制备关键技术专利群入选山东省首批“百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项目”(2016年);
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(2019年);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(2021年);
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奖励计划特岗教授(2022年);
作为核心骨干,获得“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” 荣誉称号(2024年);
作为导师,指导的“新一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及器件学生创新团队”,获评第十五届山东大学学生五四青年科学奖(2024年);
作为团队负责人,获得“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”(2023年);
作为党支部书记,获得全国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(2024年);
作为党支部书记,带领支部获“山东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”(2024年)。
三、师德师风
陈秀芳教授始终践行“四有”好教师标准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将课程思政、产业报国融入专业教学,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、锤炼品德修养,获评山东大学“三八红旗手”。“教书育人不只是传授知识,更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。”这是陈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执教十余载,在《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、加工及标准》课堂上,她用“国防重大需求应用”案例激发学生科技报国志向;在实验室里,她手把手指导学生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晶体生长技术,将“严谨、创新、担当”的科研品格刻进学生基因;在课后交流中,她常与学生促膝交谈,谈实验收获,谈课题进展,谈遇到问题,谈未来理想,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困惑,被学生亲切的称为“知心姐姐”、“良师益友”。
四、育人成果
陈秀芳教授坚持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,创新“科研反哺教学”模式,将前沿成果融入课堂,开设国际学术讲座,拓展学生视野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,通过校企合作向山东天岳、南砂晶圆等领军企业输送20多名技术人才,其中多人担任总工程师等核心技术职务。指导学生攻克大尺寸SiC衬底等关键核心技术,研究成果应用于国防装备及5G通信等领域。2024年6月,承办新一代半导体晶体技术及应用大会,包括院士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在内的数十位知名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,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与前沿相触、与顶尖学者对话的平台和机会。陈秀芳教授还积极构建“实验室+企业实践基地”双平台,指导研究生在产业一线学习的同时,支持研究生参加业内各类创新设计大赛,其中2024年"建行杯"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中,团队斩获金奖2项。另外,在本科教育方面,与集成电路学院、物理学院等联合开展了本科生培养工作,带头走进本科生课堂,讲述半导体前沿进展,引导学生早日牢固树立科技报国的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