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1日,为期五天的“先进半导体暑期学校”在半导体研发大楼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。作为纪念蒋民华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,本次暑期学校由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以“引领前沿、扎根需求、开放视野、创新形式”为导向,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授课的方式,为平台师生呈现了一场涵盖半导体材料前沿技术与应用的学术盛宴。
活动后半程,海内外专家学者持续带来精彩分享。7月9日,丹麦技术大学欧海燕副教授以“Photonic application of SiC”为题,深入探讨了碳化硅在光子学领域的应用,从基础特性到器件设计,展现了碳化硅材料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巨大潜力。7月10日,德国锡根大学姜辛教授以“Discovery of the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(GMR) Effect - A Classic Case of Thin Film Technology in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”和“Diamond - not just as jewelry a valuable material”为主题,通过巨磁电阻效应这一重大科学发现,揭示了表面与薄膜技术在基础科研中的关键作用;同时打破大众对金刚石的传统认知,系统介绍了金刚石作为功能材料在半导体领域的独特价值。下午,欧海燕副教授再次登台,聚焦“Nanophotonic application of SiC”,进一步拓展了碳化硅在纳米光子学领域的前沿应用,为师生们带来了跨学科的学术启发。

图:欧海燕副教授作暑期学校课程讲座
7月11日,姜辛教授完成收官授课,围绕“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D Carbon-based Nanomaterials”及“Some Approaches to the Fabrication of 2D Diamond and 3C-SiC Nanoplates and Related Structures”展开讲解。课程重点介绍了表面和薄膜技术,通过工业与科学领域的多元应用案例凸显其重要性:从依赖表面涂层实现的GMR效应等重大科学发现,到CVD技术在金刚石生长中的应用,再到各类碳基一维、二维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与表征手段,为师生们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,展现了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创新活力。

图:姜辛教授作暑期学校课程讲座
本次暑期学校汇聚了梁奇博士、任华英教授、郭玲研究员、欧海燕副教授、姜辛教授等海内外专家,课程内容覆盖单晶金刚石合成、纳米材料制备、碳化硅外延技术等半导体领域核心方向。通过国际前沿学术报告与互动交流,不仅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,更引导师生们传承弘扬蒋民华先生“甘坐冷板凳,十年磨一晶”的科研精神,为推动山大“双一流”建设注入了新动能。未来,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,致力于培养半导体领域拔尖创新人才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。